当前位置>看河南>纪念碑上刻着捐献者的名字 有人捧玫瑰花前来深情一吻|让生命延续①
纪念碑上刻着捐献者的名字 有人捧玫瑰花前来深情一吻|让生命延续①
时间:2024-05-09 11:39:38

前面的话

有的人“走”了,TA还“活”着。比如,人体器官捐献者。

他们,在最后关头,捐献出珍贵的生命礼物,用大爱之举,为等待器官移植的重症患者点燃重获新生的希望,也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今年5月1日起,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施行。在5月8日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到来之际,大河报·豫视频启动“让生命延续”系列报道,致敬人体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聆听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和进行过器官移植的受捐者与病魔抗争的经历、对捐献者的感恩,走近突破各种挑战、为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助力的医疗团队和“生命摆渡人”……一个个素昧平生的生命,通过人体器官捐献紧紧地“连”在一起,共同谱写爱的赞歌。

通过这些平凡又伟大的生命故事,您会发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就在我们周围,闪耀着光芒,传递着希望。

国家鼓励遗体器官捐献;红十字会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设置遗体器官捐献人缅怀设施……《条例》中,多个条文旨在促进形成有利于人体器官捐献的社会风尚。

多年前,河南省红十字会、郑州市红十字会先后在河南福寿园打造了河南红十字纪念园、郑州市红十字纪念园,通过树立功德碑、镌刻捐献者名字、开展缅怀纪念活动等形式,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生命。

肃立默哀,深深鞠躬、排队敬献鲜花……每年清明节前,红十字会都会组织受捐者代表、捐献者家属、红十字工作者及志愿者等人前来,共同缅怀捐献者。平日里,也不时有人前来祭奠追思,曾有一位年轻女士抱一大束玫瑰花前来,抚摸并亲吻纪念碑上的名字。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延续生命和爱心

绿树下,芳草旁,是河南红十字纪念园的捐献功德碑。碑身上,“人道 博爱 奉献”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今年清明节前,200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以“生命·礼赞”为主题的河南省第十四届遗体、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想让他以另一种方式活下去。”捐献者家属小郭追忆父亲时说,2022年9月的一天,他的父亲下班回家路上突发脑出血倒地,被救护车拉到医院、在ICU抢救了一周后,被医生宣告“脑死亡”。器官捐献协调员主动联系后,小郭很纠结,考虑到父亲生前就乐于助人,他跟母亲沟通后,同意捐献父亲的肾脏等帮助其他患者,也让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捐献者家属芳芳带着10岁的儿子赶来,缅怀她的丈夫尚阳。

尚阳生前是驻马店市泌阳县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刑警,从警12年来,勤勤恳恳,忠诚履职,2023年10月29日晚不幸突发意外,病情危重,脑部大面积出血,被转到郑州抢救仍无力回天……芳芳和公公婆婆遵从尚阳生前的意愿,决定捐献尚阳的器官救人。最终,尚阳捐献了肝脏和两个肾脏,帮助三位危重患者重获新生。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延续尚阳的爱心。”芳芳眼含热泪说,丈夫生前曾跟自己聊过器官捐献的话题,“他说,人到最后还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样的话,即使走了也无憾了。”

看到那一幕,保洁员感觉“身体一震”

“这些捐献者是对他人、对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群体,我们由衷敬佩。”河南福寿园环境卫生管理相关负责人付慧敏说,红十字纪念园除了开展缅怀纪念活动时要用心打扫、精心布置,平日里,也有专人维护,保洁员每天用鸡毛掸、抹布清理纪念碑上的灰尘,雨后也要及时擦拭,保持纪念碑的整洁。

沈晓丽负责红十字纪念园的日常维护保洁。每天上班后,她都会来到红十字纪念园,把纪念碑上上下下都擦拭一遍。

“纪念碑上的这些名字,对我而言,不只是人名,更是一群伟大的人。”她感叹道,自己很多次擦拭纪念碑时会想:他们生前长什么样?家人肯定很想念他们吧?

前不久,记者前往河南红十字纪念园探访时,看到一束鲜花摆在纪念碑前。“隔三岔五会有人来这里祭奠缅怀。”沈晓丽一边忙,一边聊起她偶遇的两个人——

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她看到一位身穿灰色上衣的大姐蹲在纪念碑前,从挎包里拿出多种孩子生前爱吃的零食,有汉堡、哇哈哈AD钙奶等,把东西摆好后,抚摸着碑上的一个名字,失声痛哭起来:“儿子,妈想你呀!可怜只能和你梦里相见……”

沈晓丽听得眼窝发热,赶紧给对方送上一个小椅子,劝道:“大姐,别哭了,如果孩子天上有知,看到您哭也会伤心,他希望您开心坚强地活着。”一番劝说后,对方终于止住泪说:“谢谢,你忙吧,我再跟孩子说说话。”

沈晓丽后来得知,这位大姐的儿子年纪轻轻不幸患了重病,离世前主动提出要捐献遗体和器官。

她看到的另一幕,当时感觉“身体一震”,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是一位年轻女士,抱一束红玫瑰来到纪念碑前,半蹲着凝望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先拿毛巾一直擦拭,又用指尖轻轻抚摸,“那时候,好像她抚摸的不是一个名字,而是抚摸着牵挂的人一样。”接下来,这位女士摘下口罩,用她的唇贴上去亲吻纪念碑上的那个名字……

抚摸,亲吻,没有一点声音发出来,年轻女士的举动,让沈晓丽感受到对方无法形容的心痛和思念。

河南实现器官捐献3021例  45-59岁捐献者约占四成

王扬波是河南福寿园客服部工作人员,4月中旬,看到时间久了纪念碑上的部分名字有些褪色,他专门请两位师傅来,重新描漆,让纪念碑上的每一个名字都醒目。

“看到名单心里充满敬意,非常敬佩他们奉献的精神。他们能把器官捐出去,真的非常有大爱。”怀着对捐献者的敬佩之情,王扬波负责排版、核对这些捐献者名单时,格外小心严谨。

他告诉记者,每年清明节前,他都会根据红十字会提供给河南福寿园的捐献者名单,进行排版、核对后,再交给企划部门和省红十字会进行第二遍、第三遍核对,确认无误后,把名单发给石材厂,由对方用刻绘机打大样,再把大样贴到纪念碑上。几番核对后,才正式刻下这些捐献者的名字。

刻完之后,还要再验一遍,确保每位捐献者的名字一笔一划清晰完整。

纪念碑上,器官捐献者的名单按照年份不断拉长,从2010-2012年共54例捐献者,到2023年310例捐献者,捐献生命礼物、传递大爱的人数明显增加。2019年,河南福寿园又新建一块区域,刻下捐献者的名字。“随着捐献者越来越多,下一步也会考虑使用‘云空间’来呈现捐献者的名字,让更多人铭记。”

河南省红十字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省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之初,全年有两例器官捐献,随着不断加强宣传普及,2023年全年人体器官捐献达310例。其中,实现器官捐献最多的是2018年,达355例。

“截至目前,我省实现人体器官捐献3021例,受益人数9291人。”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捐献者的年龄段统计,6岁以下的113例,7-17岁的161例,18-29岁的263例,30-44岁的795例,45-59岁的1294例,约占捐献者的四成,60-74岁的393例,75岁以上的2例,“捐献者的名字不仅被刻在纪念碑上,而且,也被人们记在心里。对他们而言,离去也是另一种方式的重生。”

责任编辑:商都金融